确保每一粒石榴籽红润饱满

中华教育网 2021-01-14 10:30:05
浏览

“参加工作之初就能进入石榴籽工作室是我的幸运。”2018年,刘培垟进入哈尔滨理工大学理学院辅导员队伍,成为石榴籽工作室的一员。

2017年10月,学校成立石榴籽工作室。工作室发挥传帮带作用,用成员的亲身实践言传身教,带动大家一起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确保每一粒石榴籽都变得滋水丰盈、红润饱满。

少数民族学生心中的“温暖家园”

石榴籽工作室以师生共建,教师为指导、学生为主体的形式,面向全校少数民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工作,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加强交往交流交融,努力形成团结互助、爱党爱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的良好氛围。

经过多方调研、了解,运用大数据分析了学校近2000名少数民族学生实际特点,哈尔滨理工大学确定了“自信促自强,融入促融合”的工作思路,以石榴籽工作室为依托,以个性帮扶与互助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夯实民族团结根基,建设石榴籽工作室党支部,以党建引领新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消除隔阂,陪伴是最有效的方式之一。”石榴籽工作室教师通过与学生一起吃午餐进行交流和疏导,帮助他们解决思想困惑和遇到的实际困难。除了陪吃午饭,他们还陪看书、陪聊天,石凳上、餐桌上、宿舍里,校园的角角落落都记录着他们与学生聊天的瞬间……慢慢地,少数民族学生对教师的语气中饱含着发自内心的信任与家人般的亲切。

“好的活动能够凝聚力量。”石榴籽工作室不断策划、不断创新,开展中华民族传统佳节欢聚一堂活动,组织各民族师生一起包粽子、品月饼、吃石榴,载歌载舞,促进民族文化交融;组织“石榴籽舞蹈队”“石榴籽声乐队”多次赴敬老院和幼儿园开展演出活动,同时在校内外各类大型活动中展示风采,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交流融合。

众人拾柴火焰高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入学时,很多学生对数学类课程学习有些吃力,我们就利用晚上时间免费给他们补课,同时号召成绩好的学生带一带学业困难的同学。”理学院数学系党支部书记罗来珍说,“每逢节假日,我们把少数民族学生带到家里,让他们感受家庭的温暖和祥和的气氛。”

“石榴籽”探索了课程思政的新途径,数学系有60多名教师、师生党员300多人,积极践行石榴籽工作室的精神,主动融入到民族大团结的氛围中。2018年9月,学校开展“结对子一家亲,我在理工有个家”结对帮扶仪式,15名教师与18名来自西藏的少数民族学生认亲结对,对学生的思想、学业、生活、成长等方面实施精准帮扶。

通过开展团课、党课、理想信念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课等课堂实践,石榴籽工作室教师发现他们在课堂中讲述的青年习近平的故事受到学生们的格外欢迎。于是,他们在“励志讲坛”中开设了青年故事专题,通过讲述习近平7年知青岁月中的故事,引领青年人成长成才。在一次励志讲坛中,当一名教师讲到青年习近平作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带领全村人修沼气池、种知青林、带领老百姓致富时,藏族学生琼吉当场流下了眼泪。琼吉说,她的家乡地处偏远,从没有公路到现在通了路、盖了房,她亲眼见证了家乡的发展变化。“乡亲们都感谢党的领导,我们家里人都念着党的好。”

“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也感染和感动着教师,在帮助学生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在成长。”50岁教师李兴华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现在工作特别有奔头、有意义。”

志智双扶,“石榴籽”成为一种精神力量

“有的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我们就想尽办法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并且发挥他们的优势授之以渔,使其家庭实现真脱贫。”石榴籽工作室一名教师说。

石榴籽工作室党支部鼓励学生充分发挥计算机、市场营销、艺术设计等专业优势,依托少数民族地区特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开办民族特产超市,设立“民族产品展示柜”;启动“互联网+土特产”电子商务模式,支持新疆、西藏等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借助网络宣传家乡,销售土特产。

在工作室的持续努力下,学生家庭滞销的和田大枣、乌什核桃被抢购,冬虫夏草、藏红花卖上了好价钱。教师们还千方百计联系社会爱心企业为经济困难学生争取爱心路费补贴,每年固定开展“暖冬行动”,各项资助和帮扶累计金额达20万元。在工作室各项交流引领活动的感召下,多名少数民族学生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已有5名少数民族学生加入了党组织,多名少数民族学生主动申请参军入伍、积极献身国防。

“石榴籽工作室党支部已打造成为少数民族学生的精神家园、传播正能量的发声器、了解学生思想动态的信息港、学校开展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好助手,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学业融会、生活融入、思想融合。”哈尔滨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陆岩说。

《中国教育报》2021年01月14日第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