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有自信 让教师有自尊——江西新余学院创新思政工作纪实

中华教育网 2021-01-20 23:02:06
浏览

如何通过AI、VR技术,将红色资源进行挖掘,让那些逐渐远去的革命事件和革命人物“动”起来?日前,江西新余学院学生实践团队带着专业的VR采集设备,重访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红色遗址,利用新技术,将那些静态的红色资源,转化成了动态的红色课堂。

打造别样的思政课堂

“昔为井冈,今为课堂。三天的井冈山之旅,对我来说,不单单是一次红色走读活动,更是一次心灵的震撼。”参观完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毛泽东旧居,在井冈山小井中国红军第四军医院旧址,新余学院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的学生廖梦凡深有感悟地说。

为传承红色基因特质,弘扬赣鄱文化精髓,日前,新余学院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全校7582名青年大学生参加“线上云游”,同时组织百名学生先后前往井冈山、南昌、于都、兴国等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把思政课堂搬到云端、纪念馆、历史遗址,重温红色岁月,砥砺青春担当。

如何让思政课堂更生动、学生更喜欢?学校以传承红色基因为抓手,形成多维度的爱国主义教育传播矩阵。

学校投入500万元建成VR思政教学研究中心,将VR技术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生宿舍党员工作站开设了“初心学堂”,通过红色读书会、“初心驿站”党员志愿服务、微党课等形式,让红色文化走进宿舍;广泛开展了诵读“红色家书”活动……

“学校还编写了《沐浴经典——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读本》教材,并向全校所有专业开设。在课程的教学中,我深深地感受到文学经典作品对学生的影响。”文学与传媒学院教师梁明如是说。

构建“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从赵州桥、故宫、到上海中心大厦,从港珠澳大桥、秦岭终南山公路隧道,到悉尼港湾桥。授课老师潘洪科在博古通今地阐述好专业知识的同时,融入理想信念、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要素。

近日,在该校课程思政教学观摩课中,作为新余学院第二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负责人之一,潘洪科老师以“土木工程概论A”课程为例,展示如何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之中。

为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新余学院在2018年就着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着力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识课、专业课相结合的“大思政”教育课程体系,全过程育人效能不断提升。

“学校党委不仅统筹协调思政课建设的中体设计和组织实施,党委书记、校长还每个学期带头讲思政课,带头听思政课,还联系思政课教师,深入学生聆听心声,推动思政课建设。”学校教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

2019年,新余学院出台了《新余学院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从制度上规范了课程思政建设目标、思路、方法,并同步启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工作,认定“沐浴经典”等3门课程为首批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020年9月,又出台了《新余学院关于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施意见》,并实施“358” 行动计划:明确三项目标任务,实施五项重点改革,推进八项重点任务。

“为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解决教学工作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分享教学成果与经验,学校明确了思政课的集体备课原则、形式、要求和程序等;为全面推进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我们还在教务处增设课程思政建设和管理科,专门负责建立与完善学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体系,编制相关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各项管理制度。”新余学院校党委书记介绍, 为充分发挥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作用,科室还负责指导全校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在示范课建设、校级思政元素构建、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设计等方面开展建设性工作。

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

“作为一名辅导员,我的工作原则是用心用情,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影响学生,做好学生思想引路人。前不久,班上李同学与室友产生了矛盾,主动找到我诉说困扰。我从侧面掌握学生的性格,有针对性地组织一些班级集体活动,建立同学之间沟通的桥梁,增强同学之间的感情。现在寝室同学之间的关系正逐步恢复正常。”说这话的是来自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严智敏,她曾在第二十七期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中荣获“优秀学员”称号。近两年,新余学院派出培训的辅导员中有90%在全省高校辅导员培训班中获得“优秀学员”称号。

新余学院以工作平台为载体,持续推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2019年4月,学校建立了辅导员之家,成立5个辅导员工作室,聘请5位理论知识、专业水平过硬的教师担任工作室导师。

“我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学生最大的困惑就是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也是我加入辅导员‘职引(职业引导)’工作室的初心。”公共卫生与健康学院辅导员叶红,除了在日常的谈心谈话中帮助学生各类问题,还会鼓励、指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职业生涯规划、模拟招聘大赛、简历设计大赛等实用性强的比赛。

一开始,学生总是把“填简历”简单当成填满一张A4纸。

如何让学生在参加比赛的过程对自己有更明确的认知?从比赛前期让学生不断摸索,到参赛过程中反复提修改意见,叶红通过全程辅导学生参赛,让学生明白原来一张简单的A4纸承载的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整个大学时期的努力,并激励他们日后更加努力地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填好属于自己的A4纸。

“八个一”是新余学院打造专业化、职业化辅导员队伍的主要手段,学校要求全体辅导员上好一门思政课、做好一项听课记录、提炼一篇工作案例、申报一个科研项目、撰写一篇研究论文、参与一系列职业培训、参加一系列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参与一个网络思政平台建设。

同时,学校还完善辅导员管理和考核办法,健全辅导员队伍的考核评价体系,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辅导员职称评定实行三单即“单列计划、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同时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纳入专职辅导员的科研成果统计、职务(职称)评聘范围。

2019年,新余学院欧阳丽老师,迎来了辅导员岗位的第8个年头,同年2月,她和其他10余辅导员被认定为四级辅导员(享受副科级待遇),谈起以后的工作,她觉得“未来可期”。(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记者 甘甜 易鑫 徐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