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外币利率市场化”(4)

中华教育网 2021-01-19 13:32:06
浏览

  利率市场化简单说就是指利率的决定权交给市场,由市场主体自行决定利率的过程。在利率市场化的条件下,如果市场竞争充分,则任何单一的市场主体都不能成为利率的单方面决定者。利率市场化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金融创新,金融市场主体充分而赋有竞争意识,所有的经济主体都会得到创新带来的好处。目前我国银行业垄断经营还很严重,银行业连续多年保持每年超过20%的增长率,银行业的高利润侵蚀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大量中小微企业的利润。

  利率市场化是每一个发达市场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市场化进程中很重要的一步,更是目前我国金融改革的迫切需要。2012年开始温州、鄂尔多斯、神木等地方相继爆出民间借贷资金链断裂,大量借款人跑路等新闻。2013年六月银行业爆发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钱荒”,一天期国债回购利率超过32%,shibor隔夜利率超过12.5%,背后是大量“影子银行”引起的偿付危机。央行选择在此时放开贷款利率限制,其目的是想用利率市场化、阳光化、透明化来逐步化解民间借贷危机(这也是我国目前遇到的其中一个泡沫)。

  二、 国外利率市场化的发展及可借鉴的经验

  在之前30年间国外很多国家相继进行了利率市场化改革,比较典型的有美国、日本、台湾、韩国、拉美国家、东南亚国家。美国、日本、台湾、韩国的比较成功,目前已是市场化的利率,而拉美国家和东南亚国家则以失败告终,并因为利率市场化而给各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金融危机和经济损失。看清总结这些成功的以及失败的案例有助于理清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发展路线图,看清在这条路上所蕴藏的风险,如果加以规避对我们在金融市场上大有裨益。

  谈及我国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日本的经验颇受部分专家、学者推崇。日本的利率市场化改革始于1978年,到1994年完成,历时16年。从日本推进利率市场化的步骤看,先国债利率后存贷利率,先长期资金市场利率后短期资金市场利率,先大额存款利率后小额存款利率的顺序进行。我国在2003年公布的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与其有很高相似性,即“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从宏观经济环境看,我国当前的状况与日本当时的状态较相近。例如,我国银行业和日本银行业都存在面向消费者和中小企业的贷款占比太小,银行习惯与大企业进行长期稳定的合作的问题。而且,我国和日本都属于高储蓄率国家。所以我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选择先放松贷款利率再放松存款利率的方式。

  而不同的情况是日本在利率市场化改革之初处于银行供给过剩的状态,而当前的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紧张。所以在流动性紧张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中短期来看,企业获得的贷款利率会不降反升。此外,日本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其国内债券市场高速发展与完善,而我国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债券市场,国债、企业债、公司债、金融债分别由不同的政府部门管辖。债券一级市场交易相当清淡,而二级市场几乎不存在。在债券市场还未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即使实现贷款利率市场化也无法达到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的目的。同时,在债券市场没有二级市场交易的情况下,更无法及时反映出真实的市场利率水平。

  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也用了16年。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导致众银行倒闭。为加强监管避免过度竞争,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该法最著名的第Q项条款规定,禁止银行对活期存款支付利息,并对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规定最高利率限制。上世纪60、70年代,美国通货膨胀高企导致市场利率持续高于Q项条款规定的上限,为此美国监管机构逐步放宽Q条例限制,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1986年,美国完全废除Q条例,实现利率完全市场化。美国利率市场化主要围绕着存款利率的逐步放松而展开。在经济大萧条时期,美国实行利率管制就是因为美国的银行彼此竞争以高利率吸引存款,这反倒与我国当前出现的银行高息揽储的状况比较类似。然而,美国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促发因素是高度的金融脱媒现象,银行存款大规模流失导致银行生存艰难。而且,美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过程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伴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创新,对监管的规避形成了改革的倒逼机制,进而推动金融创新的发展,这是我国不太可能出现的状况。美国的利率市场化改革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大量没有竞争力的金融机构遭到淘汰,而我国的金融机构能否真的承受这种适者生存的淘汰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