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卡收单市场现状分析及建议
银行卡收单市场现状分析及建议
随着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改革的落实和信用卡利率市场化的稳步推进,我国银行卡产业转型升级不断加快,银行卡产业各类型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涌现,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完善,收单市场规模稳步增长。2016年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定价机制政策的落地,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收单市场上的套码乱象,促使收单机构将业务发展重心从监管套利向提升服务质量转变,进一步释放了银行卡产业的创新活力,给银行卡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与此同时,收单市场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和风险。本文结合笔者近期调研了解到的情况,对国内收单市场的现状及问题进行分析,并对收单市场规范管理和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一、银行卡收单市场发展概况
1.银行卡受理环境不断完善
随着受理成本降低和市场推广力度加强,银行卡受理商户数量持续快速增长,受理环境不断完善。截至2017年二季度末,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特约商户达2419.84万户,同比增加32.15%,比上一年末增加352.64万户;POS终端2899.94万台,同比增加18.60%,比上一年末增加446.44万台;ATM终端94.35万台,同比增长4.10%。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商户增速显著高于POS终端布放的增长速度,2017年上半年新增商户平均每户布放1.27台POS。户均POS终端数量的降低,一方面是因为新增商户以小微商户为主,另一方面与多元化的支付方式快速普及有关。
2.收单机构积极布局聚合支付业务
受成本低廉、客户需求增加等多重因素驱动,多数银行、支付机构等都加紧布局聚合支付业务。中国支付清算协会2017年3月对36家主要收单机构的调研结果显示,21家收单机构通过自身技术研发或与聚合技术服务商合作已经开展了聚合支付业务,4家收单机构正在积极推进聚合支付业务,11家收单机构尚未开展聚合支付业务。
聚合支付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体现为智能POS,即融合了扫码支付、刷卡、云闪付、指纹支付、声波支付等支付方式的POS、PAD或其他智能终端;另一种形式体现为条码台牌,即通过在特约商户收银台或餐桌等位置张贴、布放二维码,支持微信、支付宝、银行等的客户通过扫码完成支付。
从聚合支付的业务实质来看,收单机构依托银行、非银行支付机构或清算组织,借助以上各方的支付通道和清结算能力,利用自身的技术与服务集成能力,将各方的支付服务整合到一起,为商户提供包括但不限于“支付通道整合”、“集合对账”、“差错处理”、“技术对接”、“会员账户”、“运行维护”、“终端提供与维护”等服务,减少商户接入、维护支付结算服务的成本支出,提高商户支付结算效率。
3.收单业务整体规模稳步增长
随着受理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线上线下收单业务一体化的发展,银行卡收单业务量保持高速发展态势, 收单交易金额机构集中度有所提升。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182家收单机构共处理收单业务713.90亿笔、金额76.50万亿元,分别较上一年增长了26.33%和47.17%;在排名前十位的收单机构中,银行与支付机构各占五家;前十名收单交易额占收单总额的72.81%,同比上一年提高了4.81个百分点。
4.收单机构在收入核算范围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盈利情况参差不齐
从银行反馈的情况来看,各银行的收单业务收入核算口径存在着较大差异,因而对本行是否盈利存在不同的结论。大部分银行在核算收单业务收入时仅对收单业务手续费收入进行核算,该类银行反映收单收入仅能覆盖成本甚至存在亏损现象;少数银行将收单业务放到全行战略层面进行考量,围绕商户提供包括收单、分期、贷款等全方位的服务,将收单手续费收入、商户沉淀资金形成的存款类收益、商户分期业务收入等纳入本行收单业务收入统一核算,保持了收单业务的良性发展势头。
部分银行在经营收单业务方面出现了收入仅能覆盖成本的情况,这是因为:第一,部分银行在收入核算方面未计入商户给本行带来的其他收益,或银行从事收单的部门专营收单业务,存款类收益等没有计入收入范畴;第二,部分银行由于同时从事发卡和收单业务,在商户营销过程中采取成本定价或信用卡本代本业务封顶等低费率策略提升商户规模,导致收单侧收益较低;第三,部分银行缺乏面向商户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创新产品和增值服务,总体收入受收单服务费刚性制约;第四,由于条码支付和支付机构的分流作用,部分银行线下收单业务出现了停滞甚至负增长。